在生存模式的状态下,负责设定目标和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质,会被杏仁核主导的原始生存本能所压倒,导致我们难以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决策,只想逃避眼前的一切。
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(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)的最新调查,2024年有高达43%的成年人表示比前一年感到更加焦虑。无论压力源自经济不稳定、社会暴力或气候变化的威胁,结果都相似:我们的生产力显着下降,动力逐渐消失,内心充斥自我否定的声音。
心理学研究表明,面对压力时,我们可以培养一种「我能掌控」的思维模式。这种思维让我们专注于自己能够影响的部分,将眼前的困境视为达成目标过程中的障碍而非绝境。
这正是心理学家朱利安·罗特(Julian B. Rotter)在1954年提出的「控制点理论」(Locus of Control)核心——当我们建立「内在控制点」思维,就能重拾对生活的主动权,减少被外界环境牵着走的无力感。
然而,在持续的压力下,即使知道「内在控制」的重要性,我们的大脑可能经常还是容易被负面思绪占据。因此,你可能需要一个更实用的练习,帮助自己对大脑按下重置键。
内鲁卡尔博士在她的新书《五种重置(The Five Resets)》中提出了「MOST框架」,这是一种简单但有效的方法,帮助我们摆脱内在批判,重新掌控生活。
首先,选择对你个人具有高度内在动机的目标。例如,「我想实现个人理想,获得加薪或升职,因此我要在会议中表达观点」比单纯「我想在会议上多发言」更具激励性。
再来,设定明确的指标来追踪进度。例如,记录每周在会议中有效发言的次数,而不仅仅是「尝试多说话」这种模糊的目标。
接着,确保目标要小到「几乎保证成功」,避免过大的目标带来挫折感。例如,先设定「在每次会议中至少发言一次」,而非立即要求自己成为会议主导者。
史丹佛商学院行销副教授黄思琪表示,当我们刚开始追求某项远大的目标时,确信它确实可行很重要,而实现这个大目标底下的子目标,则会增强这种可实现感。
你应该能够在2~3个月内实现您的目标。 「养成一个习惯需要8周的时间,」Nerurkar 说。这个时间框架给你足够的空间去犯错、失误,然后重新致力于目标。她说:「跌倒然后重新站起来,是习惯养成的一部分。」
当遇到压力,觉得生活中「事事不顺」时,我们应该停止问自己:「我怎么了?」,而要转向「什么对我最重要?」即使是小小的成就也能重置思维模式,提升自信并减轻压力,帮助我们重新掌控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