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懂得放过自己,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美好

2025-04-25 09:30
1

生活过得够不够可爱、自在,很多时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,就像《虽然生活不好过,但我过得很好》中说的:「当你状态美好,当你坚强勇敢,当你懂得放过自己,当你不再畏惧失去,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美好。」
生活偶尔可恶,但我永远可爱

几日前,我一直在为一件未决之事担忧,太在意「未做好会被批评」,以至于在成果展示前逼着自己反覆修改,生怕此刻的不尽力会带来不好的结果。

我跟朋友开玩笑说:「在成果展示结果出来前,我肯定不会快乐了。」

朋友只简单回覆道:「他上次已经给过你最差的分数,这次依旧是他评分,你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再拿一个低分。你已经有了一个最差的分数,还怕再多一个吗?何须为这件事过分影响原本的生活节奏?」

我原本很焦虑,但在听完朋友这段「反向安慰」后,我那颗悬而不敢放下的心得以放下了。何须因未发生之事过分内耗,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。一切仍在可控范围之内,一切也没我们预想的糟糕。

被那些烦闷困扰,曾以为自己的生活最糟糕、杂乱无序,兜转了一圈才明白:很多时候,不是生活糟糕,而是我们没有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。

生活原本比我们想象的更美好,只要你擅于经营,擅于发现美好。


年纪小一些的时候,从电视剧里看到「经营生活」、「经营爱情」之类的字眼,只觉高深,总觉得象是拥有三头六臂,厨艺、烘焙、收纳、管理样样精通,情商、智慧、格局时刻在线之人,才配得上「经营」二字。

在人海中兜兜转转,一路跌跌撞撞,如今终于到了电视剧里说的该懂得经营的成年人年纪。没长成小时候想象的「三头六臂」的女超人般模样,没能成为那个全能、擅长经营很多事的完美的自己,偶尔会崩溃,偶尔会搞砸很多事,偶尔也会做一些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EQ真差的事。

但也做好了一些事。在那些艰难时刻,没被打败,依旧坚挺,直到危机化为转机,直到悲伤化为美好;在那些崩溃时刻,哭完也能自己擦干眼泪,而后爬起来继续面对生活;再遇心碎时刻,终于没那么不堪一击,心里也多了些坚强与坚定。

没能活成想象中擅长经营生活的模样,但依旧把生活过得很好。回看那句「经营」,终于明白:一直以来,是我们把经营这件事想得太复杂了。拥有美好生活,并不需要那么多技能。

经营生活的本质是经营自己的心态。

当你状态美好,当你坚强勇敢,当你懂得放过自己,当你不再畏惧失去,你的生活也会变得美好。

那些擅长把生活过得美好的人,拥有最多的不是经营生活的实操技能,而是好好生活下去的美好心态。

允许事情不如己意不是什么也不做,也并非逆来顺受。允许是认清自己的力量所在。

世事多变,我们无法掌控人生的所有命题,总有无能为力的悲伤时刻,总有不可避免的心碎时刻,总有无法预知的事情发生,我们无法改变。我们能做的即是掌控好我们可掌控的那部分人生。

不过早为未发生的事担忧。不去担忧爱人的心意会不会改变,不去担忧所做之事有没有美好的结果,不去担忧未来会遇到的麻烦。

允许最糟糕的情况发生,允许生活充满麻烦,允许你所爱之人不爱你,允许生命消亡、感情消失,允许本来会发生的事情发生。

这是前提,而后脚踏实地地生活,不焦虑,接受充满可能性与变化的生活的同时,也要允许自己时刻拥有生活的主动权。

闲时看花赏月,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生活;忙时就认真忙碌,接受忙碌本是常态,不悲不怨;被爱时,就好好爱,珍惜与珍重这段感情;感情出现变化时,也学着去接受,这也是人生可能遇到的变故,学会过好独居生活,换上喜欢的床具,买回喜爱的餐具,吃自己爱吃的食物,看自己喜欢的电影,偶尔也能给自己买花买惊喜。

允许没办法阻止的坏事发生,这部分是我们没办法控制的。我们能控制的是自己人生的这部分,能选择的是如何看待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。我们要做的是不悲不闹,累积能量,不论何时,不论发生什么,总能自娱自乐。

努力做一些美好的事,但不要为了在社群平台上展示自己生活得美好,而刻意做一些看起来美好却不会真正滋养人生的事。

无须太过关注他人的生活,也无须投入过多注意力在虚拟网络上,他人的好坏与我们无关。扎根生活,多去做真实的事。

尝试替自己做顿想吃的美食,体会自己动手的快乐;去菜市场买一次菜,看到那么多普通人依旧在为生计奔波,自己所受的压力与委屈就会消散很多,还能收获很多动力;定期收拾住所,这样在拥有一个舒心住所的同时,也会明白于人生而言,自己究竟更在乎什么;真诚去爱一个人,去见面,去拥抱,去亲吻,去一起吃好多好多顿饭,而不是停留在社群平台上那句「吃了吗」,也不要抓着聊天软件上的回覆速度去揣测对方是不是喜欢自己;为某场考试、某个项目、某个目标拚尽全力努力一次,去真正做一些能改变自己人生的事。

关心自己每日吃好穿暖开心否,关心今日自己的工作学业相较往日进步否,关心那个实实在在在身边关心你的人,关心做点什么能真正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,关心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,关注自己快乐与否,关注自身发展。

这是真正的取悦自己。

年纪稍小一点时,喜欢往嘴里大口塞高热量、高油脂食物,大快朵颐,开心得不得了。那时总以为犒赏自己吃喜欢的食物,便是对自己好。二十出头的胃也尚能接受高热量、高卡路里食物的摧残,当时并不理解那些每日吃得健康清淡的人。

总觉得他们好笑,如果不是为了减肥,难道这世上真的有人喜欢吃得这么低脂、低卡、不油腻吗?我不信。

后来,年纪稍大了些,不得不承认,自己的胃和身体真的没有以前那么耐扛了。

每次在外面大油大腻、冷热不均地吃上一顿,回家必拉肚子,第二日脸上必冒痘,接连几天气色也会很差,而且还要面对飙上去的体重,身体负担明显增加。

随之而来的是讨厌状态糟糕的自己,讨厌让体重失控的自己,讨厌那个当时没控制住嘴巴的自己。

再后来,索性少吃不健康食物,每日吃杂粮、蔬菜、优质肉类,少吃精致加工食物,少油少盐,营养到位。

每日身体轻快,没有过多负担,明白自己是在好好吃饭、好好生活,心情也愉悦。

慢慢终于明白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说的那段话了:「吃下敷衍生产的食物,人不会感到满足。有没有发现,很多人吃完饭团或泡面后,往往会觉得不过瘾,最终又多吃了甜面包和零食。这样的日子过久了,不只是身体,就连心灵的健康都会受损。」

其实不止食物,人生也是如此。图一时舒服,去做那些能快速满足当下欲望的事,去欺骗自己,只会让你的人生堆满赘肉。

少吃会让身体增加负担的食物,少想会让心灵变得沉重的事,少做会让人生变得糟糕的事。吃健康食物,做能滋养人生的事,学会延迟满足,保持自律,认真努力,生活才会回报你。

即便生活偶尔可恶,但我永远可爱。

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生活态度。

也有朋友问过我,如何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,依旧保持积极、乐观。原因很简单:这世间还有很多我心之向往的东西。

我喜欢吃造型可爱、味道也迷人的小甜点;我喜欢穿着美美的衣服拍可爱、俏皮,又有点成熟的好看照片;我享受忙碌一天后冲进舞蹈教室,在那一个半小时内忘却烦恼、只专注学跳舞的投入感;我心中有以后想要去玩一玩的城市;我有理想中想要过的生活,在不用工作的早上,睡到自然醒,而后起床,泡一杯咖啡,为自己做一顿健康也好吃的食物。

吃饱后,窝在沙发上看一下书,找到写作感觉后,再去书桌前写写稿子。工作完毕,下午出门见见三两好友,或是换身休闲服去逛逛超市,囤点想要吃的零食和蔬菜。晚饭或在外面跟朋友热闹吃一顿,或买点新鲜食材和质量较好的肉,买些啤酒,而后回家选一部喜欢的电影,边喝小酒边吃烤肉边看电影。晚上睡前再好好护个肤,然后躺在铺了自己喜欢的床单的床上睡去。

内心深处对可爱生活的向往与渴望,支撑着我好好生活。

每每想着,人间还有这么多我想去做的,还有这么多我喜欢的东西,就觉得很值得。因为心有所爱,心有渴望,所以任生活烦恼,我始终愿意再努力一点,再加把劲。只要快点把这部分烦恼人生过完,我就可以去过我的快乐生活了。

内心可爱之人,很容易被生活的可爱瞬间疗愈。

今年,学姐给我的新年祝福里多了四个字:顺势而为。

去年一年,我过得很不好,也很固执。碰到一个难搞的老板,被他骂哭过,被他刁难过,在那些最崩溃、最难过的瞬间,我曾不止一次想过:「为什么我当初选择了他?」、「若我不那么慕强,不非要找个最厉害的人当老板,我现在的日子是否就没那么辛苦?」

但更多的是固执,是煎熬。我不喜欢他的做事风格,除去自私、自我外,在某些方面,他的品行还有些不那么好的地方。

我一边讨厌他,一边又不得不继续跟他相处,甚至还需要表现得很尊重他。我无法做到这一点。在我的心中,讨厌即是讨厌,实在没办法跟讨厌之人友好相处。

面对那个状态下无措的我,学姐没有为了安慰我而跟着我一起骂他、吐槽他,只是耐心地跟我讲着老板的喜好,跟我讲着平时如何跟老板相处,甚至具体到老板再说我某件事时,我应该怎样回应他。

在把所有的一切讲完后,她对我说了一句话:「没什么没办法相处的,我们本是多变的,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模样,在老师面前是一个模样,在朋友面前是一个模样。」

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

我懂她的意思。那句她没有直接和我说出口的话是:在某些人面前收起你的一部分性格,只表现他想要看到的性格,投其所好,这并不可耻。

即便讨厌对方,但是带着讨厌也是能继续相处下去的。

年纪小一点时,我讨厌那些对他人「投其所好」的人,总觉得若有能力,坦坦荡荡竞争就好,何必故意讨好谁,背地里来阴的。

在过去的那一年,生活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有时,我们投其所好并非为了讨好别人,「投其所好」的最终受益人是我们自己。

与其说我们在讨好谁,倒不如说我们只是在顺势而为。「为」的目的也只是为自己谋得一份顺遂、美好的人生。

如果你不喜欢「投其所好」,那我祝你接下来总能「顺势而为」。

做有序的自己,等待万物更新。愿你不被万事万物束缚。


昵称:
内容:
提交评论
评论一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