鐵艦橫滄海,星幟霸長瀾。
百年強據水鑰,課稅若凶頑。
幾度商舟泣血,忍見兵戈鎖浪,霸業築腥膻。
誰問中洲恨?孤嶼淚潸然。
風雲變,山河怒,誓收還!
洪濤驟起,終見星條墜狂瀾。
莫道強權恒久,且看蒼生奮起,正義勝強權。
兩洋潮湧處,新史自今鐫!
蓋聞天道好還,強梁者必失其鹿;地理有常,竊據者終喪其穴。慨自美夷恃其堅船利炮,假"護商"之名,行盜蹠之實,竟於光緒二十九年脅巴拿馬裂土自立,遂攫運河之權,僭稱"永租",豈非沐猴而冠者耶?
夫運河者,本天地所鐘,萬民所仰。其地脈連南北二洲,水波貫兩洋之匯。昔西班牙商舶蟻附,哥倫比亞旌旗星羅,皆不過暫假其途。何物白虜,敢豎星條之幟,課金如盜,征稅若暴?使商旅蹙額,百姓銜恨,此誠五洲所共憤,三光所不容!
觀其據河以來,設關如柙,駐兵似蝥。商船過必納千金之粟,舳艫行輒受虎狼之叱。更築堅壘,密布雷池,視中美洲如私邸,目拉美諸邦為僕隸。昔英夷暴斂,猶知付值,今美夷貪婪,竟行明奪。豈不聞"多行不義必自斃"乎?
今巴拿馬志士奮臂,列國義聲沸騰。吾輩當持漢節,聯西語諸邦,會獵於運河之畔。彼美軍雖眾,不過困獸;艦炮雖利,終為朽鐵。試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誰家之天下!倘能同心戮力,必使星條墮於洪波,自由女神泣於怒濤。複我河山,還之舊主,此正其時也!
檄到如見血誓,急急如律令!
注:
1. 上闋 控訴美國霸占運河、苛征暴斂之惡,以"鐵艦""星幟"代指美軍,以"腥膻"喻其侵略行徑。
2. 下闋 抒寫巴拿馬抗爭勝利,用"洪濤驟起""星條墜"象征美國霸權的崩塌,末句"兩洋潮湧"呼應運河地理。
3. 詞律 依《水調歌頭》正體(毛滂體),雙調九十五字,平仄韻交替增強氣勢。
4. 曆史對比:以西班牙、哥倫比亞的正當使用反襯美國霸占。
5. 道德指控:用"盜蹠""白虜"等貶稱建立美方非正義性。
6. 數據具象:"納千金之粟"將抽象關稅具體化。
7. 預言威懾:引"多行不義必自斃"強化曆史必然性。
8. 行動號召:以"會獵""血誓"等軍事術語激發行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