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活着包括太多美好的东西,能够欣赏这个世界,能够有喜怒哀乐的情绪,能有爱人和被爱的感觉,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食物,能看到日升日落,能听到风声雨声,能走能跑能跳能动,能看到电影和各种艺术……拥有这些,人,才算活着!生死本来就是双生兄弟,有生才有死!当死亡来临时,它应该是个美好的结束。」琼瑶在自传纪实作品《雪花飘落之前: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》一书里这么写。似乎正为她「自主、自在、自由」的生命意识做出了最优美而坚定的诠释,怎么活、怎么走,都如此诗情画意。当小说界、影视圈此时无不为琼瑶轻生缅怀,她却早以《雪花飘落之前》书写生命之重。本篇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位86岁作家的潇洒生命观。
从写小说到拍电影,再从拍电影改拍电视剧,琼瑶集作家、编剧、制作人等身分于一身,以《窗外》发迹,凭《几度夕阳红》、《还珠格格》、《情深深雨蒙蒙》等表列不完的爱情经典走进了两三代人心中,作品叱咤半世纪之久。然而不只描绘世间「小情小爱」,她藉2017年出版的《雪花飘落之前》这部「使命之作」,更道尽自己在照顾丈夫的最后时光中,对爱与生死通透的感悟;字句交织惘然与翩然,深刻书写生命垂危之时,当事者和陪伴者如何走向最后一站。
琼瑶自述此作是她「生命里最特别的书」,聚焦探讨「善终权」议题。作品由两部分组成,第一部分以她2017年3月12日发布于脸书的文章为始,如实纪录丈夫罹患失智症后渐进的病程,反覆思辨「活着」的定义与意义;第二部分则回首夫妻之间的点滴过往,在在呼吁尊重生命必然的终结。以下收录琼瑶《雪花飘落之前》10段动人哲思。
〈楔子:梦里梦外〉章节中,琼瑶从「深陷煎熬」落笔,痛诉爱的羁绊在离别之时将造成的天崩地裂。接着记述丈夫来到自己梦里,要她把她所面对的这段历程(挚爱从生命中远去)书写出来,为更多无法发声的人发声,更使她从中重获力量。
接续首段,这里所说的「笑看」是正面看待。琼瑶以「生是偶然,死是必然」为念,直言不必去恐惧和避讳死亡。而她最终为自己人生写下「翩然离去」的结尾,也确似一场传奇大戏的谢幕。
此段写于〈写给儿子和媳妇的一封公开信〉章节中,后半句「死时愿如雪花」呼应书名,以雪花从天而降的短暂性,表达不愿受「老、病、死」漫长折磨的心意;琼瑶2024年12月4日公开的遗书中也有雷同的段落。
在〈我当「特别护士」的日子〉章节中,琼瑶叙写当面对至爱之人病苦时,什么原来不敢做、不会做的事都能硬着头皮做成,并在付出中真切感觉「自己才是拥有的那一个」;抒发的既是爱情观,更是生命观。
此段出自第二部分的〈生命中那些浪漫的小事〉章节,琼瑶针对时常被采访到的问题作出真诚回答。如今虽不乏认为琼瑶剧纯属「恋爱脑」的评论,当中所谓的「老派浪漫」在观众心中地位却仍历久不衰,或许就得归功于这些意外带来的新奇。
此段与上段出自同章节,在七段往事回顾中,总会顺带提到某些作品名称与制作进度等等,时而看起来就像琼瑶笔下的其中一部小说,非常有意思。不过每章最后都紧随着作者「蓦然回首」的笔记,使得往事越是浪漫,该处更觉悲戚。
来到〈婚姻里的战争与妥协〉章节,琼瑶提及了自己与丈夫在共同经营事业上两次较大的冲突,却没想到正是这两冲突造就了他们最明智的决定:在香港武侠片蹿起、台湾文艺片几乎全军覆没之前结束电影公司,并且接着赶上电视剧的全盛时期,拍出《烟雨蒙蒙》、《庭院深深》以及红遍全亚洲的《还珠格格》等25部连续剧。
此话出自〈相遇一定是一种魔咒〉章节,琼瑶写道漫漫人生中有花开花落、悲欢聚散,但她始终是火花(如同她园里的火焰木)。作为全书最后一章,潇洒活过、为生命尽力燃烧的意象再度明确。
〈后记〉中使用了相对炽烈的语言不断强调遵从生命自然逝去,对躯壳进行「加工」医疗只是陷至爱之人于地狱。书中且不只一次以「线」具象化人与人的精神牵系,此处再以「生命之线」大声疾呼,读来更能感受强留与放手两种矛盾情感拔河的痛楚。
琼瑶的作品捧红许多演员,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;同时谱写今生爱恋,又造就了另外一些人的共同记忆。或许真如她说,没有她创作的这些故事,大家也会有其他热闹可看。但《雪花飘落之前》却不同,它不是年轻人轰轰烈烈的恋爱,不是茶余酒后的风花雪月,而是琼瑶真实生命中「不可承受之重」。
「对我来说,生是起点,死是终点。中间那条路,才是生命的精华。路上有风和日丽,路上也有狂风暴雨。路上有惊涛骇浪,路上也有荡气回肠。路上有美丽的邂逅,路上也有意外的敌人。这条路在不同的时间,带给你不同的经验和感觉。如何把这一路的精彩收进你的人生,就是你一生的学问。」书末琼瑶娓娓道来。
在顶着作家和编剧大名的小说、电影、电视剧作品之外,《雪花飘落之前:我生命中最后的一课》能够看见的许是单纯作为一名女性与妻子的琼瑶,最深沉、最令人动容的生命底色;亦如作者携着读者,边以血泪相诉走完的最后一程。而面对万物来去,纵使大命题的争议性难被轻易讨论,尊重每个独特的生命,也珍惜生命的价值。如今其人与其作品已成追忆,琼瑶一生以行动自证的信念,却留给我们无限省思。